藥皂因其強大的清除和殺滅效果,成為家庭對付細菌保衛自身的最佳武器,但實際生活中,藥皂并不為家庭廣泛采用,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傳統的藥皂具有強烈的刺激。
傳統的藥皂添加的藥物成分是酚類化合物,如苯酚等,這類藥皂被俗稱為來蘇皂,它和醫院中經常使用的來蘇水成分類似,酚類化合物對一切生活個體都有毒殺作用。由于酚類化合物氧化后常常微微顯出紅色,這類藥皂有的干脆制成紅色。另一類藥皂在皂體中加入氧化劑,能夠嗅到酸性氣味的是硼酸皂、石炭酸皂等,而能夠嗅到漂白粉氣味的是加入了氯化劑或者其他鹵素類化合物的產品。
不論哪一種方式,傳統藥皂對于皮膚都有明顯的刺激性,對于皮膚細嫩的兒童和女性尤其如此。頻繁使用反而導致皮膚出現過敏現象。
因此盡管傳統藥皂具有更高的成本、更明顯的除菌效果,甚至價格更低,仍然不如普通香皂受歡迎。
藥皂除菌但刺激、傷害皮膚,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從原理上徹底改變傳統藥皂的除菌方式。目前新一代藥皂采用了新型的表面活性劑,它能夠迅速吸附到細菌表面,降低表面張力,改變細菌表面的通透性,使得細菌內部重要物質溢出,從而產生消毒殺菌效果。由于人體皮膚表層覆蓋著一層角質細胞,因此對于皮膚幾乎沒有刺激作用。
以添加藥物的成分來劃分,香藥皂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石炭酸型:
石炭酸通過使細菌蛋白質凝固變性達到殺菌目的,是一種性能較強的殺菌劑。然而,由于刺激性較大,與皮膚接觸過多易導致皮疹。
2.硼酸型:
硼酸是一種外用消毒劑,醫療單位常用其洗滌口腔、胃、膀胱、子宮等處黏膜,能有效防止細菌繁殖,刺激性較小。雖硼酸藥性溫和,但畢竟是一種藥物,老人、嬰幼兒及皮膚過敏埏還是不用或盡量少用為宜。
3.硫磺型:
硫磺皂是傳統藥皂,硫磺香藥皂洗浴時產生硫化氫和五氯磺酸,能有效殺滅疥螨、真菌病毒,治療疥瘡效果甚佳,涂擦時稍許用力則更能發揮作用。
4.中草藥型:
以中草藥浸取液精心調配,兌入香皂而制得的香藥皂,因性能溫和、無副作用、藥力持久、見效顯著而日趨走俏。
消費者選購時,應了解產品的主要成分、特點及用途,以求在殺滅細菌、防治疾患的同時,保護和滋潤皮膚。?